見證分享

短宣感受 (张康丽 姐妹)

Facebook
Email
Print
Twitter
WhatsApp

          短宣感受

月中我去海外一个乡村短宣。我非常兴奋准备我的行李,带上我的电脑,因为里面储存了许多资料,又顺便带了福音册子、碟片等等。我以为我携带了足够的资料准备去「给予」,满怀信心去行神的大使命;最终,我这个「给予者」成了获益者。

第一个收获是:提醒自己,必须知识加上爱心。

我们在晚上到达这个教会。接待我们的弟兄说:今晚没有安排,因为他们教会在徬晚刚刚结束三天的培灵会,想必弟兄姐妹都很累了。我们也想早点休息。想不到消息传开后许多弟兄姐妹还是来了,他们意料之外的出现使我们疲倦的身体又振作起来。我们一起到了大堂里唱歌、祷告、个人分享。他们准备许多水果茶点。我们一直叙到午夜,他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。在谈吐中看到他们对耶稣基督如此的爱,从心底里洋溢出的喜悦。那天晚上我很兴奋,无法睡眠。他们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在我脑里不停的出现。

感受他們愛主愛人的火熱,我很慚愧。耶稣复活向门徒显现,连问彼得三次「你爱我吗?」彼得回答「是的」之后,耶稣托付他牧养主的羊群。使徒保罗说:「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,也明白各样的奥秘、各样的知识……却没有爱,我就算不得什么。」(林前13:2)。而这爱是我先从神领受的,永不止息的爱。因此「事奉」不是我想去给予什么,而是我回应主的大爱,愿意受主托付去爱祂的羊,「参与」神的工作。我从学乡村的弟兄姐妹学习到自己不是只去传递知识,而要传达基督的爱,这样去见证主的道,才不会显得苍白。

彼得前书1:3-8「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,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。因此,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,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,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。正因這緣故,你們要分外地殷勤;有了信心,又要加上德行;有了德行,又要加上知識;有了知識,又要加上節制;有了節制,又要加上忍耐;有了忍耐,又要加上虔敬;有了虔敬,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;有了愛弟兄的心,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。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,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。」

第二个收获是:享受主内一家的温暖。

我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能在一刹间擦出热情的火花。耶稣说:『看哪,我的母亲,我的弟兄。凡遵行神旨意的人,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。』(马可福音12:49-50)。凡是信靠主的人,直接与耶穌建立一种最密切的关係,成为祂的家人。一家人敬拜的是同一位主,领受的是同一个灵。只是因为耶稣基督的名字。

 

主内

张康丽姐妹

更多内容

近期发表文章

澳洲驾考中的平安–赵曙光弟兄

我们的神真伟大,祂是活的,祂体贴我们的软弱,也真知道我们的需要。我真的很感谢神,不但感谢神让我驾照顺利通过,更感谢神通过驾照考试这件事让我经历神的恩典。

我的工作见证–Jasmine姐妹

我靠主大大喜乐,因为你们关怀我的心如今又表现了出来;…… 我并不是因缺乏而说这话,因为我已经学会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。我知道怎样处卑贱,也值得怎样处丰富;或饱足或饥饿,或有余或缺乏,任何事情,任何景况,我都得了秘诀。

客旅–赵曙光弟兄

“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,也不能带什么去。”(提前 6:7 和合本)。亲爱的弟兄姐妹,我们在世的日子都是有限的,但我们在世拥有的却是丰盛的恩典。我们将来的结局如何由今生去决定,今生的耕耘决定将来的收成。

Scroll to Top

陈佳徳(牧师)

1975年生,1991年受洗。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、主日学、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,曾到过西马、印尼、泰国、台湾、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。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,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。
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,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,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。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,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,并继续修读文学(神学)硕士。
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,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,调整生活步伐,多停顿,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,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。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,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,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,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、等候、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。
在教会服事以外,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。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,他也喜欢重温八、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。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,与社群建立关系。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、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。
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,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,他时常以诗篇119:176勉励自己,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。
MA(Th) & BTh (布里斯班神学院)
MComm (昆士兰大学,商学院)
BEng (南洋理工大学,电机与电子工程)